医药制造业:总体增长,子行业分化


  1、今年将继续高增长。

  2003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销售利润率分别同比增长19.14%、25.81%和9.25%,增幅较上年分别提升2.72、3.79和0.37个百分点。由于受“非典”和原料药价格(主要是VC和青霉素)大幅变动的影响,全行业运行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但自3季度以后,行业逐步恢复常态运行,根据各种因素预测。2004年该行业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各子行业可比基数不同。由于去年年初VC和青霉素价格处于近两年高点,因此化学原料药在2003年第1季度利润丰厚,较2002年大增79.14%。而2004年第1季度青霉素价格处于低点,化学原料药行业又普遍面临上游原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因此增长速度将大幅下降。生物制品业由于非典刺激带来旺销,因此基数也较高,相对而言,中西成药制造业去年增长轨迹较为平稳。

  上游成本上升对子行业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化学药上游原料价格的上涨抵消了技术进步节约的成本,沿着原料药-中间体-制剂药的线路,给化学药生产企业带来了明显的不利影响。目前的价格传导速度及成本构成特征对原料药特别是大宗原料药不利,对于特色原料药而言,由于毛利率较高,增加新产品或扩大销量将轻易消化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所以不会对其业绩起重大影响;而化学制剂在价格传导链中居后,影响暂时较小;生物制品的成本构成多半是人工和资本折旧等,消耗材料能源少,因此影响最为轻微。中药材整体价格上涨尚较微弱,但农业收益提高及农业用地紧张,还有肥料种子等提价可能会带来中药材成本的上升,但其影响应该小于化学药。

  2、子行业各有优劣。

  化学原料药:去年1季度因VC和青霉素价格有利,海正药业等特色原料药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去年1季度在营收加快增长的同时(化学原料药销售增长2003年以前大约在10%左右),利润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年1季度特色原料药企业继续高歌猛进,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已经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另外天药股份同比增长30%,增速还将加快,但抗生素、VC和解热镇痛药等大宗原料药面临价格下滑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预计盈利将出现下滑。合并计算,原料药企业盈利与去年大体持平,增幅有限。

  化学制剂药:由于该板块公司较多,相当多的公司还未公布年报,现只统计了双鹤药业、复星实业、天方药业等19家公司,其2003年1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11%和12.16%,这一增长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年化学制剂药增速。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加之原料上涨还未造成实质影响,因此化学制剂药上市公司今年1季度增速应达20%~25%左右。恒瑞医药、丽珠集团等优势公司业绩将继续保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产品今年将遇到一些重大的不利因素:一是10几种常用品种可能降价30%以上;二是原料成本的上涨将逐渐增加生产成本;三是药店需凭处方才能零售抗生素类药品,对一些OTC品种的销量构成抑制。因而,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增速将出现下滑。

  中成药:与化学制剂药一样,统计了同仁堂、太极集团等14家公司2003年1季度的净利润增幅,结果显示上述公司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2.38%和9.76%。这一结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和全年增速,总体而言,中成药增长平稳,中药材涨价还不显著,我们预计今年1季度及今年全年上市公司平均利润增长在15%左右。

  生物制药:该行业去年1季度及全年增长较快,目前专注入生物制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只有天坛生物,该公司去年1季度主营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下滑34.84%,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增加科研项目投入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今年由于新收购的乙脑等4个疫苗销售放大,1季度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分别在30%和60%左右。(摘自中国医药网)

 

   
 

1

>>©版权所有 海南绿洲医药公司<<

<<<<<建议使用 IE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 最佳显示800*6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