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将大力开发生物制药资源

发布时间: 2004-10-21 09:09:14

  云南是我国天然药物的发源地,素享“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草之乡”的美誉。目前,在医药领域,药用生物资源的研发已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制药企业所重视。为此,云南将充分利用省内资源,大力开发生物制药资源。

  据统计,云南省药用植物达到65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品种数的51%;药用动物资源有26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两栖爬行动物有21种,其品种数占全国的72%;真菌、放线菌等药用微生物资源较为丰富,仅放射菌的种属约占世界公开报道50%,药用矿物资源约占全国的40%。这些宝贵的药物资源,为研究开发创新药物,发展以现代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方面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存在一定差距。多年来在开发利用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把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作为优势产业培植的认识上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撑。企业认为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风险大,因而开拓创新不足,没有形成研究开发的主体。

  二、人才缺乏,“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整个行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企业尤为严重;同时,企业与院所等研究单位之间,资金、技术、设备没有发挥优势互补,研究与产业开发脱节,企业研究开发能力较弱,尚未形成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甚至一些项目省内“栽培”,省外“开花、结果”。

  三、缺乏宏观上的组织协调。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缺乏宏观上的组织、协调与管理,主要表现在:科技、卫生、行业主管部门之间,院校、研究所、企业之间沟通极少,对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缺乏足够的信息交流与统一认识;没有组织力量对国内外研究开发和趋势进行深入调研,缺乏宏观导向;对企业、中央驻滇院所、地方各级研究机构没有宏观的资源布局协调,设备配置重复、分散、资源浪费,难以形成较强而集中配套的攻关力量。

  四、多数制药企业规模小,设备、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云南省医药企业,除昆明制药股份公司和昆明贝克诺顿制药公司进入全国大中型制药骨干企业100强、云南白药股份公司和昆明中药厂列入全国50家重点中成药企业及少数企业或车间达到GMP标准外,其余绝大多数制药企业,多属于重复建设的小企业,规模较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研究开发和市场竞争力。云南省的医药产业总体水平低,产值仅占全国医药产值的1%,在各省市行业中排名居第25位。?  为改变“资源强省、产业弱省”的现状,最近云南省组织有关部门对生物药用资源开发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就此提出了重点研究开发领域、目标和措施。

  一、重点研究开发领域

  1、天然动、植物药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研究开发重点领域,应根据资源优势,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引进和建立天然药物筛选模型,对产储量较大的药用动植物品种进行有效成分筛选,寻找抗毒素、抗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老年性疾病治疗有效成分,或进行有效成分结构改造、半合成,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和民族药进行二次开发,加快云南省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强珍贵药用动植物引种和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应围绕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药品对原料药的要求和促进中药现代化,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求,研究解决珍贵药用动植物栽培(饲养)关键技术,提高药用动植物基地建设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2、新生药制剂研究开发。云南省新生物制剂研究开发与国内其它省市的研究开发水平处在同一水平线,要充分利用中央驻滇研究单位的技术、设备优势,加强活性蛋白、多肽类、动物毒素治疗药物和病毒疫苗的研究开发,提高新生物制剂在医药产业中的比重。 

  3、微生物制剂研究开发。云南省微生物资源比较丰富,至今研究开发和应用较少,在微生物制剂领域还没有发挥和利用优势资源。应加强微生物的筛选,研究开发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新药。

  二、研究开发目标

  2001-2005年:力争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Ⅰ-Ⅱ类新药3-5个,Ⅲ-Ⅳ类新药20-30个;研究开发新生物制剂和微生物新药4-6个;

  2006-2010年:研究开发天然动植物药Ⅰ-Ⅱ类新药6-8个,Ⅲ-Ⅳ类新药30-40个;研究开发新生物制剂和微生物新药6-8个;基本解决药材基地的人工栽培重大问题。

  三、依靠科技促进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对策措施

  1、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进一步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研究院所紧密结合的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体系,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对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运行机制和管理的研究开发项目,省科技各计划优先给予立项扶持。

  2、把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纳入云南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重点计划。把新药研究开发和中药现代化作为云南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纳入云南省“十五”计划和长远规划。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财政投入、企业经营自筹、金融信贷,从基础研究、科技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重大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重要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促进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和加快云南中药现代化发展步伐。

  3、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关条例,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建立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加强保护措施。并把云南珍稀、濒危重要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纳入“建立云南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库”研究项目的重要内容。          

  4、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加速云南省新药研究开发。根据云南省医药行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采取国内外引进、省院、省校联合培养等方式,有计划引进、培养不同专业层次的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同时,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加速云南省新药研究开发,加快医药产业的发展。     

  5、加强药物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形成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人才引培、设备更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试验室更多扶持,进一步完善其建设,使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水平得到提高,逐步与国际接轨。 

  6、加强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的宏观导向和协调管理。由云南省政府牵头,科委、计委、经委、财政、卫生、药品监督、医药总公司等部门参加,成立“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宏观管理、协调工作,组建“云南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云南省药用生物资源研究开发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项目咨询、把关,改变行业分割、条块分散、低水平重复多的局面。

来源: 中国医药网 编辑: 李丽 撰稿: 

 

   
 

1

>>©版权所有 海南绿洲医药公司<<

<<<<<建议使用 IE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 最佳显示800*6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