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唑嗪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疗效

          北京市复兴医院内科(100045   

    高晓远

观察 α1 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对糖尿病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口服特拉唑嗪片,剂量2-8mg/d;对照20例,口服钙阻滞剂硝苯地平片,剂量20-40 mg/d,疗程10周。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对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无影响。特拉唑嗪不引起心率的改变,对胆固醇(T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  IIDL-ch/HDL.-ch)有降低作用(P<0.05),副作用少见,认为持拉唑嗪可以作为糖尿病伴高血压病的一线治疗用药。

关键词   特拉唑嗪  硝苯地平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分类号  R587.2

糖尿病(DM)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两倍于非(DM)人群,高血压使DM患者的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变、肾脏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本文以α1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Terazosin)与钙阻滞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做疗效比较,观察对血管、心率、血糖及血脂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45例患者取自19974~6月门诊的血糖已相对控制稳定的NIDDM合并轻、中度高血压病患难与共者,包括Ⅰ期高血压14例,Ⅱ期高血压31例,符合WHODM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的诊断为治疗前停服降压药2周内间断2次测量血压,取平均值收缩压(SBP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DBP)12.6Kpa95mmHg)。除外半年内有心、脑血管意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两组:特拉唑嗪组(简称TZ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9)岁(34~68;硝苯地平组(简称NF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60±7岁)(38-70岁)。

1.2观察方法

TZ组口服特拉唑嗪片,由海南绿岛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经首剂1 mg/d 治疗无首剂反应者改为2mg,1/d,逐渐递增剂量至满意疗效,范围为2~8mg/dNF11服硝苯地平,由北京第三制药厂出品,剂量20~40mg/d,其中6例加用复方降压平片1/d。全疗程同为10周。每周8~10时测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及心率各1次,每2周测空腹血浆血糖1次,治疗前后均测定HbAlc,TC,TG,HDL-ch,ALT,BUN,SCr,血清钾、钠、钙、血和尿常规、心电图并记录临床反应等。治疗期间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及降血糖药物的剂量恒定。

1.3降压疗效评定

显效:DBP下降≥1.3kPa(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7kPa(20mmHg);有效:DBP虽下降未达到1.3kpa,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3~2.5kPa(10~19mmHg),若为收缩压则下降4kPa及以上;无效:未达以上两项标准。

统计数据以x±s 表示,资料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2.1血压和心率变化

治疗2~3周后,两组之SBP均控制稳定,其中TZ组显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NF组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改变不大(P0.05)。

  2.2血糖、血脂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FBGHbAlc无明显改变(均P0.05)。TZTCTC-HDL-ch 治疗后有较明显降低(P0.05),NF组血脂TCTGHDL-ch治疗后无明显改变(P0.05)、见附表。

  2.3不良反应

TZ组初期有3例有轻微头晕或头痛,但能耐受和较快适应,无心悸,乏 力和直立性低血压等;N组有3例轻微头痛,3例有心悸,2例有面色潮红,1-2周内能缓解。两组的肝肾功能、血和尿常规、电解质及心电图等均无异常改变。

附表  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在两组中的变化 x±s

特拉唑嗪组(n=25           硝苯地平组(n=20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t        治疗前     治疗后         t

SBP(kPa)       21.7±1.1   19.1±1.0   13.1621   22.1±1.0    18.7±      17.5059

DBP(kPa )      13.9±0.7   11.6±0.8   11.1884   13.5±0.6    11.7±0.5    13.1035

HR(min-1 )      84.2±5.4   83.6±4.3    0.7876   83.2±4.4    83.6±6.1    0.3353     

  FBG(mmol/L )   7.6±0.6    7.5±0.9     0.8261   7.6±0.6     7.9±1.0     1.6791   

HBAlc(% )      8.3±1.0    8.2±0.9    1.9580    8.4±0.9     8.5±0.8     1.8519

TC (mmol/L )    5.5±0.9    5.0±1.1    2.2263    5.2±1.4     5.2±1.3     0.0587

TG(mmol/L )    1.5±0.5    1.5±0.5     0.7191   1.6 ±0.5    1.7±0.5      0.8552

HDL(mmol/L )   1.05±0.19  1.06±0.17  1.9456    1.03±0.19   1.02±0.16   0.1509

TC-HDL-ch     4.42±1.13  4.02±0.85   2.7309   4.46±1.35    4.45±1.10   0.8817

HDL-ch

3

观察表明特拉唑嗪和硝苯地平控制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效.。特拉唑嗪为长效α1受体阻滞剂 ,对β受体无反射性刺激,不增加周围循环中去甲肾上素的含量,不引起肾素释放增加,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不影响心率和心输出量,亦能适用于伴肾功能不全者(1),ACEI多用于早期DN患者。观察中特拉唑嗪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尚有降低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h/HDL-ch)的作用(P<0.05)。有人认为特拉唑嗪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降低血脂机制可能是增加LPL活性和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硝苯地平能直接扩张血管,降低左室充盈压和外周血管阻力,但是能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对血脂无不利影响,据认为硝苯地平通过阻止细胞内钙超负荷等机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血糖水平亦影响不大。噻嗪类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因影响胰岛素的他泌,有升高血糖和影响脂代谢平衡的作用。在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治疗中选用不影响糖、脂代谢的转换酶抑制剂、 α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较为适合,α1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尚由于不引起心率和血钾等的增加,无刺激性咳嗽,以及能用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等优点,故认为可以作为糖尿病伴高血压病的一线治疗用药。

 

   
 

1

>>©版权所有 海南绿洲医药公司<<

<<<<<建议使用 IE 或 NETSCAPE 4.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 最佳显示800*600>>>>

1